广告位招租
免费发布信息

中央一号文件为何提打击电捕蚯蚓,原因竟是这样的

   2023-02-23 1950
核心提示:近期,2023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一节中,出现了“严厉打击盗挖黑土、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的明确表述,这也是“严打电捕蚯蚓”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当中。蚯蚓又称“地龙”,是一种传统中药材。电捕蚯蚓装置又被称为“地龙仪”,依靠电压刺激,便能将一定范围内的蚯蚓被一网打尽,又被称为“绝户式”捕蚯蚓,但它严重破坏土壤生态环境,影响农作物产量。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一节里明确规定:

严厉打击盗挖黑土、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

这也是蚯蚓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里。什么是“电蚯蚓”?为何中央一号文件里单独提出“打击电蚯蚓”?蚯蚓到底对我国有多么重要?发现有电蚯蚓的现象,该怎么办?

“电蚯蚓”的兴起

蚯蚓在全世界有近3000余种,而我国也有多达200多种。而大多数人对于蚯蚓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会松土,可以做鱼饵”。此外,它也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饲料,可以用来养殖泥鳅、黄鳝、龟、蛙以及用于养猪、养鸡等,还可以用于医药品,保健品,化妆品,食品,农药等深加工行业。在中药里,它还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药材,俗称“地龙”,具有解热、定金、利尿等功效,还用于治疗脑血管梗塞等疾病。

因此,市场上对蚯蚓的需求不断增加。根据中国药用蚯蚓数据显示,在2010年,蚯蚓的需求量达到了400吨,但是到了2020年,这个需求量却增长到了675吨,短短10年大增数倍。有业内人士称,药用蚯蚓需求量将在2025年前后突破1000吨。我国干蚯蚓价格一般情况是在100-150元之间一公斤居多,近年来,蚯蚓在市场上的价格大幅提升,“前几年,一公斤干品大概70多元,现今280元都不一定能收到货,有的已经涨到300多元了。”这就导致了近些年关于蚯蚓的“黑产业”非常疯狂。有人看到了蚯蚓这一广阔的市场,却不愿意人工养殖蚯蚓,而是采取抓蚯蚓的方式来牟利。但大多数时候,蚯蚓生活在地下,抓捕并不容易,这就导致“电蚯蚓”机器的出现。将两根金属棒插入土中,打开开关后,电极释放电压,短则几分钟,长则半小时,蚯蚓便纷纷钻出地面,任人捡拾。这种“电蚯蚓”的机器,组成比较简单,工作原理也不复杂,所以在我国生产该机器的商家非常多,很快风靡全国。一位公益组织志愿者简单统计,仅2021年在某电商平台上几个商家的数据显示,售出的电蚯蚓机总数就超过10万台。当然,这些年来,我国对售卖电蚯蚓机的商家打击力度也较大。2020年7月8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绿发会)向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起诉状,对广东中山的三家电蚯蚓机生产企业提起公益诉讼。绿发会称,这些商家给不特定的用户提供了绝杀蚯蚓的机会,破坏了蚯蚓栖息地土壤的生态平衡,对蚯蚓的过度猎捕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其行为已经构成对环境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相应的环境侵权责任。2021年8月12日,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判决三家经销“电蚯蚓机”的商家共赔偿经济损失约159万元,并在全国媒体上刊登道歉声明。2022年2月17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布维持原判。在法律界,此案被称为电蚯蚓机第一案。2022年,一则关于“售卖电蚯蚓装置被判赔95万元,“绝户式”猎捕该消停了”的消息引发热议,这也是我国打击电蚯蚓机器售卖的典型例子。

涉事公司网店售卖的电蚯蚓装置(图源:九派新闻)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法研究中心主任杨朝霞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在一些具体电蚯蚓机案件的推动下,野生蚯蚓保护逐渐被纳入法律保护范围内,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就有相关法条对于“电捕蚯蚓”等非法捕捞野生动物行为做出禁止性规定。现在,保护土壤蚯蚓和耕地健康在官方推动下已经成为社会共识。2022年12月,农业农村部在回复全国人大代表李孝轩提出的《关于打击电捕滥杀蚯蚓行为 保障国家耕地和粮食安全的建议》时指出,该部会同国家林草局、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野生蚯蚓保护 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通知》,部署各地核实电捕野生蚯蚓等问题,依据职责加强监管,整治非法捕杀、收购、加工野生蚯蚓乱象,并通过报刊、电视、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开展蚯蚓保护科普宣传,提升群众保护野生蚯蚓意识。

而今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严厉打击电蚯蚓,说明我国对这一行为越发重视。

中央一号文件:

为什么要打击电蚯蚓?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孔祥斌认为,“小蚯蚓”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里,是一个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标志性事件,意味着国家更加重视耕地的生物特性、农业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以及土壤在微观层面的优化。孔祥斌认为,在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列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数量,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则侧重于强调完成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年度任务,重点补上土壤改良、农田灌排设施等短板,统筹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健全长效管护机制。“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反映出了国家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务求质量的决心。”他说。

除了饲料和药用功能外,蚯蚓对自然生态有着更大的作用:

1、是耕地质量指标

蚯蚓是生存在土壤的动物,可以挖穴松土、分解有机物,为土壤微生物生长繁殖创造良好条件。在耕地质量评定指标体系中,土壤蚯蚓被列为一级指标,一片土壤蚯蚓的种类、数量是否合理,是该片农田耕地和生态质量的指标。建设高标准农田,蚯蚓是必不可少的生物种群。

2、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野生蚯蚓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一部分,农田没了蚯蚓,会导致严重的土壤板结化等问题,还会使生态系统失衡。蚯蚓还在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蚯蚓可以分解一些垃圾,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利用蚯蚓来处理生活垃圾、有机废物和净化污水。

3、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此外,蚯蚓可以疏松土质、增加土壤氧气含量、增加腐殖质,它的粪便也可以变成一些有机肥,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对于我们的粮食作物具有重大的意义。

4、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蚯蚓挖穴松土,还能够改善土壤的排水性,防止水土流失。

孔祥斌介绍,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全方位’这三个字,其实就是要求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要兼顾农田设施、生态资源等所有相关要素。”“我们要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应该在各个方面都合格。不仅能在稳粮、高产、抗灾、减灾、优供、增效方面有独特优势,还要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具备生态可持续性。”他说。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孔祥斌(左)。图源:新京报孔祥斌认为,健康的耕地才能生产健康的粮食,中央一号文件里的“严厉打击盗挖黑土、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必须落实下去,相关部门应该对已划定的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实施健康风险管控,确保耕地健康安全。“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这时提出要保护好土壤蚯蚓,实际上也是对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方式的始终坚守。”孔祥斌说。

对于小蚯蚓登上中央一号文件的意义,孔祥斌认为这除了让人们注重保护农田生态外,还向人们提示了保护耕地健康的时代即将到来,“试想,在一片农田里,连蚯蚓都活不下去,那这地上产的粮食,能健康吗?”

发现有电蚯蚓的现象

该怎么办?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法研究中心主任杨朝霞提到,当村里的耕地出现“电捕蚯蚓”现象,村民或村集体除了依法向有关部门举报外,可以依据其土地权利(承包经营权或集体所有权)提起耕地修复之诉;造成农业损害的,还可以请求损害赔偿。生态环保机关可以依法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据法律授权,对违反国家规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生态环境公共利益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行为人修复和赔偿生态环境损害,由法院依法裁判的活动。此外,环保组织和检察机关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免责声明:导购网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和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10885573@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品牌专区
人气排行

(c)导购网 (2019-2024) 版权所有 本站实名制 ICP备案号:皖ICP备19024501号-6 会员合作:133-9565-4589

我是导购员
扫码加私人助理